呼市奶农“弃”牛事件调查

    发布时间:2007-07-21

    来源:华夏时报

    字号:[

    呼市奶农“弃”牛事件调查 

    专家建议:政府、奶农、企业应建立三方对话机制 


          华夏时报独家获悉,7月中旬,中央已经开始委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商务部组成的调查组,赴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联合调查“杀牛”、“倒奶”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建军一行组成的调查组,在7月10日抵达呼和浩特,开始对当地的乳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伊利、蒙牛、奶牛养殖户等奶业的各个链条,7月15日在呼和浩特调查完以后,翌日即奔赴黑龙江。
          “调查完以后,我们会将调研报告提交给国务院讨论,不过时间还没有确定。”在调查完呼和浩特的当日,一参与调查人员对《华夏时报》透露。   

         “赔了十多万”

      郭红兵在2002年开始做奶牛养殖。他以17000元/头的价格购置了8头奶牛。随后他花了13000元,从小区里买了其中一间房,面积约有9分地,一共花了14.9万元。
      所谓的小区,正是现在呼和浩特地区目前大力推广的集约化生产区,将散户的奶牛集中起来进行饲养,以提高牛奶质量和产量,最终提高奶农收益。
      郭红兵的日子仅仅好过了两年,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各种饲料开始明显上涨。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的最新统计,玉米价格从2004年的每公斤0.7元涨到了目前的1.46元,涨幅达108%,浓缩料由原来的每公斤1.74元涨到了目前的2.0元,涨幅达14.9%。
      屋漏偏逢连阴雨,2005年之后,一头高产奶牛的价格下跌到6000~7000元,下跌幅度达62.5%,母牛犊更是下跌到300~400元/头,幅度达90%以上。而自郭红兵养殖奶牛后,小区的奶价才从1.73元/公斤提高到1.84元/公斤,上涨幅度为6.4%。而这次涨价的时间是在一个月前。
      一涨一降,郭红兵的直接经济损失,光奶牛价值就损失6万元左右。2006年,郭红兵将原本雇的一个人辞了,卖掉了3头低产奶牛。由于3头奶牛的产奶量只有30多斤,喂一天就赔一天,所以前几年,8头奶牛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而他购置奶牛的钱则全部来自贷款。
       “因为就这段时间奶牛产奶量比较高,才有点生活费,但是银行还欠着十多万块钱贷款。”郭红兵所在的小区,与其情况一样的,大约有2/3的奶农将牛卖掉、杀掉,改行做了其他事情。

          奶农头上的三把刀

       记者调查中发现:奶业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中,在奶站、小区、奶品加工企业利润的层层拨离下,奶农的利润被压到了最低点。
      奶农没有权力将牛奶直接送给奶品加工企业,必须通过奶站统一收购,奶站就成了郭红兵眼中架在自己头上的第一把刀。 哪个好去痘印好用日霜推荐祛斑产品哪个好推荐去眼袋眼霜推荐评价
      据郭红兵介绍,他每天必须将自家的5头奶牛送到奶站挤奶,而奶站收购他家牛奶的前提是,郭红兵必须购买奶站的饲料。“奶站的饲料是一袋100元,如果我们从其他地方买,只需要80元左右。其实,奶站已经从伊利公司那里赚了服务费和管理费。”
      还有让当地老百姓更气愤的事情。据郭红兵的岳母张红樱介绍,当时他们进小区时,国家答应,将小区免费给他们使用。因为禁牧,当地老百姓卖了许多羊,国家设置了专项专款。“但是小区盖完以后,我们交13000元才能进小区。” 
      小区被郭红兵理解为第二把刀。在他看来,第三把刀就是奶品加工企业,“奶价太低,饲料成本太高”。
      对于奶农的抱怨,伊利集团行政管理部总经理王宝全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现在所有的抱怨都指向我们奶品加工企业,其实,我们的压力更大。”
      对散户牛奶涨4分钱和对集约化奶户涨1毛钱后,“这点钱对于奶农虽然不算什么,但是伊利今年的成本仅此一项,将增加2亿元。我们的负担太重了,现在市场上价格战太厉害”。
         对于奶农的收益,于光军对《华夏时报》表示:“据我多年的研究,并非所有奶农都在亏本,散户、小户不赚钱属实,但是集约化养殖是赚钱的。现在,一般的规模化养殖,一年利润在一两万块钱,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可以达到七八万元。”
      “这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即便是奶品加工企业自身也没有受到“杀牛”事件的牵制,伊利集团的王宝全说:“虽然市场上有‘杀牛’的现象,但是并不影响伊利的收奶量,伊利的收奶量没有因此下降。”
     
          建言
          政府应建立补偿机制

       
           对于奶业存在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也有自己的看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处长布仁表示,牛奶收购价格上涨缓慢是重要原因。
       “中国的奶农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缺乏与奶品加工企业沟通的话语权。”于光军说,“政府完全可以出面做一些努力。”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也建议,政府应该和乳业龙头公司协商沟通,适当提高鲜奶收购价格,增加奶农养牛收入。同时,政府要从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奶牛业发展,以补贴或贴息的形式引导奶牛业健康发展。
        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已经在7月6日,作出了一份详细的乳业调查报告,而这份报告也已经提交给了中央调查组。
      在这份调查报告上,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写了一些详细的建议:一是进行奶价补贴,借鉴发达国家直补的方法,每公斤牛奶给予0.40元~0.60元补贴,尽快建立牛奶最低保护价;二是支持良种后备母牛培育,对优质母犊的留存饲养给予一定额度的无偿补贴,建议每头母犊给予1000元~2000元的补贴;三是提高奶牛冻精补贴面和补贴额度。

    分享至:

    版权所有河北省奶业协会©2003-2019 冀ICP备19003080号

    地址:石家庄新石北路380号卓达院士大厦1312 河北省奶业协会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839635 15932668866(微信同步)